景德镇瓷器的烧制成瓷温度因品种而异,其中釉下青花瓷的烧制温度最高,普遍在1330℃左右,少数达到1350℃。 醴陵瓷器的釉下五彩瓷器的烧制温度普遍高于景德镇瓷器,一般在1370℃左右,最高可达到1400℃。
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色泽艳丽 摘自:http://hi.baidu.com/baodinggw/blog/item/4848b864816ecff3f73654ae.html 景德镇瓷器如今在市场运作上还不够完善,与广东、福建等还有较大差距,但工艺美术瓷方面还有一定优势,有中国最多的工艺美术瓷***。醴陵瓷器以釉里红闻名。
景德镇 景德镇历称瓷之都,早在汉代,当时的这个地区就已可能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景德镇地区的制瓷历史已有两千年。
市场上的醴陵瓷器有好有坏,那么怎么区分瓷器的好坏呢?简单来说就是听、看、量这三种方法。听就是瓷器碰撞的声音一定要清脆,看就是看瓷器的色泽,如果瓷器色泽光亮那就是好瓷器,量就是量瓷器的厚度,一般好的瓷器都是很薄的,不好的瓷器就很厚。
1、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2、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汉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汉族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3、釉红:釉红是以氧化代替钴料,做法与青花属釉下彩绘,由於还原成雪红色,釉透红,故名釉红,元代继钧窑之后所出现的另一种红色表现方法,烧成不易,是烧制瓷器较难的一种,往往呈灰红色或暗褐色,相当不稳定,产量不多,传世更少。
4、彩绘完毕后,为使描绘之墨线和色料中的有机物全部分解挥发,再以低温进行第二次焙烧,然后施透明,送入大窑高温烧成。此种方法,谓之“三烧制”。由于工艺过程复杂,燃料消耗大,故现在只用于陈设艺术瓷(如薄胎制品、满花黑地五彩等)的生产。
在湖南醴陵的官立窑陶瓷艺术制作中心,精湛的釉下彩工艺中,三烧制只是基础,特别是对于高级作品,往往需要多次烧制来提升品质。
湖南醴陵的陶瓷制造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1900年在新阳乡楠竹山的遗址发现,显示出东汉时期制陶业已相当发达,文化层厚达一米。到了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醴陵开始生产粗瓷,到光绪年间,瓷业达到鼎盛,全县龙窑众多,产品远销国内外。
湖南醴陵的官立窑陶瓷艺术制作中心,源于1906年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致力于传承与发展醴陵釉下五彩陶瓷文化。这是一个集研究、开发、生产、技术服务和文化传播于一身的综合性机构,旨在推动陶瓷艺术的创新与普及。官立窑以其独特的艺术理念,专注于高端礼品瓷、茶器、香器和陈设艺术品的开发与设计。
湖南醴陵官立窑陶瓷艺术制作中心的五彩陶瓷以其独特的绿色神韵闻名。首先,这种陶瓷的一大特点是无铅环保,其釉下五彩颜料***用金属氧化物或其盐类为着色剂,无需含铅高的熔剂,能在1380-1400℃高温烧炼中与坯釉结合,形成耐酸碱、耐磨、永不褪色的特性,堪称绿色陶瓷的理想选择。
湖南醴陵官立窑陶瓷艺术制作中心继承和发扬了“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创办于1905年)的精髓,是以研究开发醴陵釉下五彩陶瓷文化为目标,集生产经营、技术服务、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崇尚人文理念,创造艺术气息。
1、景德镇:以釉上粉彩、青花、釉中彩为主,是在成瓷上绘画,优点是用色比较丰富,成品率也很高,缺点是瓷坯较厚,烧制温度不高,花面相对呆板。醴陵瓷器:以釉下五彩瓷为主,是在生坯上作画,然后一次烧成。
2、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的特点主要是第无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它的这一特点是烧造工艺和颜料性能两个因素所决定的。釉下五彩的基础颜料,是用各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盐类为着色剂,掺合一定量的硅酸盐原料所制成。
3、德化 福建德化县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也是外销瓷器的重要基地,德化瓷业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醴陵瓷器,湖南省醴陵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4、醴陵瓷器收藏价值 醴陵瓷器品牌商标最近已经是第二次正式授牌,国际名声愈发显得风生水起。不仅日用瓷器经销商纷纷前来进货,而且有不少资深藏友对醴陵瓷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近些年来,醴陵瓷器的收藏价值在逐渐的上涨,趋势不减。
5、声如磬的境界。而且还具有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无铅镉之毒,耐酸碱,耐磨损,花面永不褪色,经久耐用等特点,能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审美和环保健康的双重要求,收藏和使用价值更高。
6、醴陵瓷器画面五彩缤纷,犹如罩上一层透亮的的玻璃纱,色彩显得格外清新、柔和、明亮。釉下彩的釉是一种很坚硬的玻璃质,它保护着画面,耐摩擦、耐高温、耐酸碱腐蚀,能始终保持原来色彩。
湖南醴陵是我国五大陶瓷出口地之一, 也是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之一。醴陵窑是在隋唐五代时期长沙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首创釉下五彩瓷而闻名世界 , 其釉色晶莹淡雅 , 别具特色。开创了陶瓷装饰新的一页。
由于各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釉下五彩装饰,具有三大特点:其一:五彩缤纷,沉着古雅,艳丽不俗,清淡有神,色彩变化丰富。其二:画面平滑光亮,晶莹润泽,清雅明快,具有饱满的水分感。其三:无铅毒,耐酸碱,耐磨损,花色经久不褪,永不脱落。
醴陵瓷业的历史转折点与釉下五彩工艺的诞生紧密相连。作为“瓷城”的醴陵,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质优良,自十八世纪初(清雍正7年)开始烧造瓷器,尤其在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拥有四百八十多家瓷厂和窑户集中在东、北二乡,形成了以沩山为中心的瓷区。
釉下五彩瓷,1905年发明于醴陵,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赢得了无数荣誉。闻名遐迩的“毛主席用瓷”,就是***用醴陵釉下五彩工艺制作的。湘醴窑,就是其中的一个湖南省著名商标。
瓷器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东汉时期起,已有1700多年历史。醴陵釉下五彩瓷经过多次工艺创新,如今集胎质、釉色、工艺、形体和彩饰之美于一身,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醴陵市红玉红瓷陶瓷研究中心的釉下五彩瓷,更是体现了这一传统工艺的卓越成就。
它见证了中国瓷器工艺的不断创新,如今的醴陵釉下五彩瓷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彩饰美于一身,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它不仅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质地精良、润泽清雅、色丰彩腴、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先后获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奖、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意大利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至此,醴陵釉下五彩瓷蜚声海内外。
关于醴陵陶瓷釉下彩花瓶,以及醴陵瓷器花瓶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陶瓷杯子300ml黑色
下一篇
方形陶瓷盘手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