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陶瓷釉资讯 > 正文

康熙时期的陶瓷

简述信息一览: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珐琅彩的分辨与鉴赏

因珐琅彩工艺极其讲究,选胎要求胎壁极薄,画工要求均匀规整,图案色彩搭配要求结合紧密,胎质施釉要求极细,釉色极白,而且釉表面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因此要使珐琅彩白璧无瑕其工艺可见复杂。

如乾隆黄地珐琅彩开光西洋人物纹绶带耳葫芦瓶,高10厘米,口径0.6厘米,足径1厘米。瓶呈葫芦形,小口,长方形足,瓶身两侧置二绶带状耳。通体施黄釉,以珐琅彩满绘勾莲纹。瓶身两侧上下开光,上部椭圆形开光内以胭脂彩绘山水楼阁图,下部海棠形开光内绘西洋母子图。足内施白釉。

 康熙时期的陶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珐琅彩的时候,可以先看瓷胎和造型,再看底轴。因为珐琅彩大多都是小件并且造型主要以日用小物件为主,其底轴是纯白轴,拥有光滑洁净的轴面、珐琅彩之所以出众的原因在于它色彩的独特性。珐琅彩的颜色极其鲜艳并且柔和,而且颜色的色种很多,在同一物上可以出现很多种颜色,美轮美奂。

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 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疆”、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

珐琅彩瓷器型 康熙搪瓷彩传世品无大器,立件瓶类器物高不逾越25厘米。多以盒、碗、盘、杯、壶为多,其间碗所占比重最大。

 康熙时期的陶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珐琅彩艺术在皇室御用艺术中独树一帜,各具特色。康熙时期的珐琅彩以缠枝牡丹和大朵花卉为主,色彩对比虽不及后两代丰富,却以花鸟为辅,显得端庄典雅。其色地上的牡丹图案尤为常见,中心书有“万寿无疆”,富有吉祥寓意。雍正时期,珐琅彩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康熙矾红彩瓷器

1、有。我国的明清时期就有矾红款,这种矾红款就是用矾红彩书写的款式,所以瓷器写易字有红色。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

2、法国藏家珍藏的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碗,白釉莹润,青花色泽浓艳,纹饰秀美,体现雍正器的精致雅丽。清康熙矾红鱼纹盘同出自法国藏家旧藏,盘心及外壁精绘五条鱼纹,灵动巧丽,釉色莹亮,寓意吉祥。

3、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这两个朝代的五彩施彩特点是大面积使用釉上矾红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常使用***勾勒或赤褐色线描绘纹样轮廓,画面效果浓重艳丽。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为著名。

4、形式多样,有敞口、撇口、敛口、洗口、卷沿、板沿、折腰式、葵瓣式、荷叶式、方形转角式和花形攒盘等。六朝时已有青瓷刻莲花纹盘,以后又出现白、酱、黄、绿红、紫等单色釉盘。也有在单色釉上饰以印花、刻花和划花纹饰的。明清景德镇窑又烧制了斗彩、五彩、粉彩、红绿彩、矾红彩装饰的盘。

5、粉彩在雍正时期风靡一时,深受西洋艺术影响,它并非单纯的粉饰,而是***用了独特的玻璃白底和油彩调和技法。/尽管部分色彩保留了五彩工艺的韵味,如绿叶、矾红彩,但以花蝶图和牡丹为主题的图案,通过过枝技法,展现出细腻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层次。

清代陶瓷景德镇窑的颜色釉达到多少种色彩?

1、突破明代一道釉中红、黄、绿、绛、紫、黑等含量饱含原色为主的范围,创造出中性间色釉,计9类,达近百种。白釉纯白之外,有“牙白”、“鱼肚白”等。红釉康熙时复兴发展,有金红、铜红、铁红等成色多种。“郎窑红”,由郎廷极督造。

2、“金银彩”色釉描金、抹银外,五彩加金银更为流行,有戗金、炙金、描金、泥金、抹金等多种,如乾隆“粉彩镂空转心壶”,开光镂空花如圆窗窥视、粉彩花纹凸于紫红、正黄地色上。镶金口、涂金耳、勾金边,富丽堂皇。乾隆“仿古铜牺耳尊”,茶褐色底,勾墨线、填红、绿彩、镶金色。

3、瓷器装饰仅高、低温颜色釉就有57种;彩绘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写意之笔,青绿渲染之制,四时远近之景无所不有,而且规抚名家,各有原本;造型设计上,则从古札器尊 鼎卤爵之款制,到瓜瓠花果象生之作,应有尽有。

如何从胎质和釉色判断出瓷器的年代和窑口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 ,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

胎质釉色看仔细 商周时代胎质情况:鉴定一件古瓷器一定要仔细看胎釉,从胎质、釉色可以基本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

胎质釉色仔细观察:鉴定古瓷,首先需观察胎质与釉色,以此基本判断瓷器年代和窑口。例如,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胎灰白或灰褐,瓷化程度高,釉色青,层薄且不均。明朝永乐瓷器白釉肥厚,胎白且细腻,有粉红、肉红倾向。宣德瓷器胎薄,常见火石红和铁锈斑。

胎:青花瓷的胎体主要有坚硬和细腻两种。坚硬的胎体厚重,胎壁厚,有汽孔,呈白色;而细腻的胎体轻薄,胎壁薄,呈白色或微泛青色。 釉:青花瓷的釉色主要有纯白和白中微透青两种。纯白的釉色莹润,白中微透青的釉色则显得更加清新。结合以上胎和釉的特征,可以对青花瓷进行初步的鉴定。

关于康熙时期陶瓷釉色特点,以及康熙时期的陶瓷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